UEFI 事件
在服务器启动(POST)时或当服务器正在运行时,可能会生成 UEFI 错误消息。UEFI 错误消息记录在服务器中的 Lenovo XClarity Controller 事件日志内。
对于每个事件代码,将显示以下字段:
- 事件标识符
- 一个标识符,它唯一地标识事件。
- 事件描述
- 所显示的为事件记录的消息字符串。
- 说明
- 提供其他信息以解释发生事件的原因。
- 严重性
- 指示对于状况的担心程度。事件日志中将严重性缩写至第一个字符。可显示以下几种严重性:
参考。为了审核用途记录此类事件,一般为用户操作或属于正常现象的状态变化。
警告。此类事件还没有错误那么严重,但如有可能,应在事件变为错误之前纠正该状况。它还可能是需要额外监控或维护的状况。
错误。此类事件是故障或紧急状况,可能会影响服务或预期功能。
- 用户响应
- 指示为解决事件而应执行的操作。按所示顺序执行本节中列出的步骤,直至问题得以解决。如果在执行所有步骤后仍无法解决问题,请联系 Lenovo 支持机构。
- UEFI 事件(按严重性排列)
下表列出了所有 UEFI 事件,并且这些事件按严重性(“参考”、“错误”和“警告”)排列。 - FQXPMEM0001M:找不到 LXPM 固件映像
找不到 LXPM 固件映像 - FQXPMEM0002I:找到 LXPM 固件映像。启动 LXPM
找到 LXPM 固件映像。启动 LXPM - FQXPMEM0003I:LXPM 已退出。控制权已交回 UEFI
LXPM 已退出。控制权已交回 UEFI - FQXPMNM0001G:未能设置新的 BMC 网络参数。
未能设置新的 BMC 网络参数。 - FQXPMNM0002I:将 BMC 网络参数设置为新值。
将 BMC 网络参数设置为新值。 - FQXPMOS0001K:找不到 Bootx64.efi。未能引导操作系统。
找不到 Bootx64.efi。未能引导操作系统。 - FQXPMOS0002K:未能从 USB 读取 Deployment Manager 签名。
未能从 USB 读取 Deployment Manager 签名。 - FQXPMOS0003K:未能将 Windows 引导文件拷贝到目标
未能将 Windows 引导文件拷贝到目标 - FQXPMOS0004K:BMC 通信失败:EMMC2USB 装载失败。
BMC 通信失败:EMMC2USB 装载失败。 - FQXPMOS0005K:BMC 通信失败:驱动程序装载失败。
BMC 通信失败:驱动程序装载失败。 - FQXPMOS0006K:BMC 通信成功。卷名不匹配。
BMC 通信成功。卷名不匹配。 - FQXPMOS0007K:未能读取许可证 RTF 文件。
未能读取许可证 RTF 文件。 - FQXPMOS0008K:请确保以太网线缆已插入计算机,并且您的网络设置正确无误。
请确保以太网线缆已插入计算机,并且您的网络设置正确无误。 - FQXPMOS0009K:当前系统引导模式为旧模式。LXPM 操作系统安装仅支持 UEFI 模式。
当前系统引导模式为旧模式。LXPM 操作系统安装仅支持 UEFI 模式。 - FQXPMOS0010I:已安装 Red Hat RHEL 7.3(64 位)操作系统
已安装 Red Hat RHEL 7.3(64 位)操作系统 - FQXPMOS0011I:已安装 Red Hat RHEL 6.9(64 位)操作系统
已安装 Red Hat RHEL 6.9(64 位)操作系统 - FQXPMOS0012I:已安装适用于 AMD64 和 Intel64 的 SLES 12 Service Pack 2 操作系统
已安装适用于 AMD64 和 Intel64 的 SLES 12 Service Pack 2 操作系统 - FQXPMOS0013I:已安装适用于 AMD64 和 Intel64 的 SLES 11 Service Pack 4 操作系统
已安装适用于 AMD64 和 Intel64 的 SLES 11 Service Pack 4 操作系统 - FQXPMOS0014I:已安装 Windows Server 2012 R2 SERVERWINFOUNDATION 操作系统
已安装 Windows Server 2012 R2 SERVERWINFOUNDATION 操作系统 - FQXPMOS0015I:已安装 Windows Server 2012 R2 SERVERSTANDARD 操作系统
已安装 Windows Server 2012 R2 SERVERSTANDARD 操作系统 - FQXPMOS0016I:已安装 Windows Server 2012 R2 SERVERDATACENTER 操作系统
已安装 Windows Server 2012 R2 SERVERDATACENTER 操作系统 - FQXPMOS0017I:已安装 Windows Server 2012 R2 SERVERSOLUTION 操作系统
已安装 Windows Server 2012 R2 SERVERSOLUTION 操作系统 - FQXPMOS0018I:已安装 Windows Server 2012 R2 SERVERSTORAGESTANDARD 操作系统
已安装 Windows Server 2012 R2 SERVERSTORAGESTANDARD 操作系统 - FQXPMOS0019I:已安装 Hyper-V Server 2012 R2 SERVERHYPERCORE 操作系统
已安装 Hyper-V Server 2012 R2 SERVERHYPERCORE 操作系统 - FQXPMOS0020I:已安装 Hyper-V Server 2016 SERVERHYPERCORE 操作系统
已安装 Hyper-V Server 2016 SERVERHYPERCORE 操作系统 - FQXPMOS0021I:已安装 Windows Server 2016 SERVERSOLUTION 操作系统
已安装 Windows Server 2016 SERVERSOLUTION 操作系统 - FQXPMOS0022I:已安装 Windows Server 2016 SERVERSTANDARD 操作系统
已安装 Windows Server 2016 SERVERSTANDARD 操作系统 - FQXPMOS0023I:已安装 Windows Server 2016 SERVERDATACENTER 操作系统
已安装 Windows Server 2016 SERVERDATACENTER 操作系统 - FQXPMOS0024I:已安装 Windows Server 2016 SERVERSTORAGESTANDARD 操作系统
已安装 Windows Server 2016 SERVERSTORAGESTANDARD 操作系统 - FQXPMOS0025I:已安装 Windows Server 2016 SERVERSTORAGEWORKGROUP 操作系统
已安装 Windows Server 2016 SERVERSTORAGEWORKGROUP 操作系统 - FQXPMOS0026I:已安装 Vmware ESXi 6.5 U1 操作系统
已安装 Vmware ESXi 6.5 U1 操作系统 - FQXPMOS0027I:已安装 Vmware ESXi 6.0 U3 操作系统
已安装 Vmware ESXi 6.0 U3 操作系统 - FQXPMRS0011K:未能更改硬盘的状态。
未能更改硬盘的状态。 - FQXPMSD0001M:硬盘测试已被主机的硬件或软件重置操作中断
HDD 测试已被主机的硬件或软件重置操作中断 - FQXPMSD0002M:设备执行其自检时出现致命错误或未知测试错误
设备执行其自检时出现致命错误或未知测试错误 - FQXPMSD0003M:完成的自检有测试元件失败且失败的测试元件未知。
完成的自检有测试元件失败且失败的测试元件未知。 - FQXPMSD0004M:完成的自检有测试电气元件失败。
完成的自检有测试电气元件失败。 - FQXPMSD0005M:完成的自检有伺服(和/或寻道)测试元件失败。
完成的自检有伺服(和/或寻道)测试元件失败。 - FQXPMSD0006M:完成的自检有测试读取元件失败。
完成的自检有测试读取元件失败。 - FQXPMSD0007M:未找到硬盘
未找到硬盘 - FQXPMSR0001K:找到不受支持的 RAID 适配器。
找到不受支持的 RAID 适配器。 - FQXPMSR0012I:成功更改硬盘的状态。
成功更改硬盘的状态。 - FQXPMSR0021L:未能创建新的虚拟磁盘。
未能创建新的虚拟磁盘。 - FQXPMSR0022I:成功创建新的虚拟磁盘。
成功创建新的虚拟磁盘。 - FQXPMSR0031L:未能删除现有虚拟磁盘
未能删除现有虚拟磁盘 - FQXPMSR0032I:成功删除现有虚拟磁盘。
成功删除现有虚拟磁盘。 - FQXPMUP0001K:系统配置不符合先决条件
系统配置不符合先决条件 - FQXPMUP0002K:所选包不兼容
所选包不兼容 - FQXPMUP0003K:无法获取最低的 UEFI 级别
无法获取最低的 UEFI 级别 - FQXPMUP0004K:无法获取已安装的 UEFI 版本
无法获取已安装的 UEFI 版本 - FQXPMUP0005K:无法获取已安装的 BMC 版本
无法获取已安装的 BMC 版本 - FQXPMUP0006K:无法获取已安装的 LXPM 版本
无法获取已安装的 LXPM 版本 - FQXPMUP0007K:无法获取已安装的 Linux 驱动程序版本
无法获取已安装的 Linux 驱动程序版本 - FQXPMUP0008K:无法获取已安装的 Windows 驱动程序版本
无法获取已安装的 Windows 驱动程序版本 - FQXPMUP0101I:开始更新 LXPM
开始更新 LXPM - FQXPMUP0102I:开始更新 Windows 驱动程序
开始更新 Windows 驱动程序 - FQXPMUP0103I:开始更新 Linux 驱动程序
开始更新 Linux 驱动程序 - FQXPMUP0104I:开始更新 UEFI
开始更新 UEFI - FQXPMUP0105I:开始更新 BMC
开始更新 BMC - FQXPMUP0106I:成功更新固件
成功更新固件 - FQXPMUP0201M:BMC 通信失败:EMMC2USB 装载失败。未能更新固件
BMC 通信失败:EMMC2USB 装载失败。未能更新固件 - FQXPMUP0202M:传输更新包错误。未能更新固件
传输更新包错误。未能更新固件 - FQXPMUP0203M:BMC 通信失败:EMMC2USB 卸载失败。未能更新固件
BMC 通信失败:EMMC2USB 卸载失败。未能更新固件 - FQXPMUP0204M:BMC 通信失败:执行更新命令失败。未能更新固件
BMC 通信失败:执行更新命令失败。未能更新固件 - FQXPMUP0205M:BMC 通信失败:获取更新状态失败。未能更新固件
BMC 通信失败:获取更新状态失败。未能更新固件 - FQXPMUP0206M:更新包的级别太旧。未能更新固件。
更新包的级别太旧。未能更新固件。 - FQXPMUP0207M:更新包无效。未能更新固件。
更新包无效。未能更新固件。 - FQXPMUP0208M:未能执行重新启动 BMC 命令
未能执行重新启动 BMC 命令 - FQXPMVD0001H:未能获取 VPD 数据。
未能获取 VPD 数据。 - FQXPMVD0002H:未能更新 VPD 数据。
未能更新 VPD 数据。 - FQXPMVD0003I:成功更新 VPD 数据。
成功更新 VPD 数据。 - FQXPMVD0011K:未能获取 TPM/TPM 卡/TCM 策略状态
未能获取 TPM/TPM 卡/TCM 策略状态 - FQXPMVD0012K:未能设置 TPM/TPM 卡/TCM 策略
未能设置 TPM/TPM 卡/TCM 策略 - FQXSFDD0001G:驱动程序运行状况协议:缺少配置。需要通过 F1 更改设置。
驱动程序运行状况协议:缺少配置。需要通过 F1 更改设置。 - FQXSFDD0002M:驱动程序运行状况协议:报告“故障”状态的控制器。
驱动程序运行状况协议:报告“故障”状态的控制器。 - FQXSFDD0003I:驱动程序运行状况协议:报告需要“重新启动”的控制器。
驱动程序运行状况协议:报告需要“重新启动”的控制器。 - FQXSFDD0004M:驱动程序运行状况协议:报告需要“系统关闭”的控制器。
驱动程序运行状况协议:报告需要“系统关闭”的控制器。 - FQXSFDD0005M:驱动程序运行状况协议:断开控制器连接失败。需要“重新启动”。
驱动程序运行状况协议:断开控制器连接失败。需要“重新启动”。 - FQXSFDD0006M:驱动程序运行状况协议:报告运行状况状态无效的驱动程序。
驱动程序运行状况协议:报告运行状况状态无效的驱动程序。 - FQXSFDD0007G:Security Key Lifecycle Manager(SKLM)IPMI 出错。
Security Key Lifecycle Manager (SKLM) IPMI 出错。 - FQXSFIO0005M:在处理器 [arg1] 端口 [arg2] 和处理器 [arg3] 端口 [arg4] 之间的链路上检测到板内 UPI 故障。
在处理器 [arg1] 端口 [arg2] 和处理器 [arg3] 端口 [arg4] 之间的链路上检测到板内 UPI 故障。 - FQXSFIO0006M:在处理器 [arg1] 端口 [arg2] 和处理器 [arg3] 端口 [arg4] 之间的链路上检测到板间 UPI 故障。
在处理器 [arg1] 端口 [arg2] 和处理器 [arg3] 端口 [arg4] 之间的链路上检测到板间 UPI 故障。 - FQXSFIO0007M:总线 [arg1] 上的 IIO 检测到错误。“全局致命错误状态”寄存器的值是 [arg2]。“全局非致命错误状态”寄存器的值是 [arg3]。请检查错误日志中的下游附加设备错误数据,该设备的物理插槽编号为 [arg4]
总线 [arg1] 上的 IIO 检测到错误。“全局致命错误状态”寄存器的值是 [arg2]。“全局非致命错误状态”寄存器的值是 [arg3]。请检查错误日志中的下游附加设备错误数据,该设备的物理插槽编号为 [arg4] - FQXSFIO0008M:在处理器 [arg1] 端口 [arg2] 和处理器 [arg3] 端口 [arg4] 之间的链路上检测到板内 UPI 动态链路带宽降低。
在处理器 [arg1] 端口 [arg2] 和处理器 [arg3] 端口 [arg4] 之间的链路上检测到板内 UPI 动态链路带宽降低。 - FQXSFIO0009M:在处理器 [arg1] 端口 [arg2] 和处理器 [arg3] 端口 [arg4] 之间的链路上检测到板间 UPI 动态链路带宽降低。
在处理器 [arg1] 端口 [arg2] 和处理器 [arg3] 端口 [arg4] 之间的链路上检测到板间 UPI 动态链路带宽降低。 - FQXSFIO0010M:总线 [arg1] 设备 [arg2] 功能 [arg3] 发生了不可纠正的 PCIe 错误。设备的供应商标识为 [arg4],Device ID 为 [arg5]。物理插槽编号为 [arg6]。
总线 [arg1] 设备 [arg2] 功能 [arg3] 发生了不可纠正的 PCIe 错误。设备的供应商标识为 [arg4],Device ID 为 [arg5]。物理插槽编号为 [arg6]。 - FQXSFIO0011M:总线 [arg1] 设备 [arg2] 功能 [arg3] 发生了 PCIe 奇偶校验错误。设备的供应商标识为 [arg4],Device ID 为 [arg5]。物理插槽编号为 [arg6]。
总线 [arg1] 设备 [arg2] 功能 [arg3] 发生了 PCIe 奇偶校验错误。设备的供应商标识为 [arg4],Device ID 为 [arg5]。物理插槽编号为 [arg6]。 - FQXSFIO0012M:总线 [arg1] 设备 [arg2] 功能 [arg3] 发生了 PCIe 系统错误。设备的供应商标识为 [arg4],Device ID 为 [arg5]。物理插槽编号为 [arg6]。
总线 [arg1] 设备 [arg2] 功能 [arg3] 发生了 PCIe 系统错误。设备的供应商标识为 [arg4],Device ID 为 [arg5]。物理插槽编号为 [arg6]。 - FQXSFIO0013I:因资源限制,未能配置在总线 [arg1] 设备 [arg2] 功能 [arg3] 处发现的设备。设备的供应商标识为 [arg4],Device ID 为 [arg5]。物理插槽编号为 [arg6]。
因资源限制,未能配置在总线 [arg1] 设备 [arg2] 功能 [arg3] 发现的设备。设备的供应商标识为 [arg4],Device ID 为 [arg5]。物理插槽编号为 [arg6]。 - FQXSFIO0014J:已检测到在总线 [arg1] 设备 [arg2] 功能 [arg3] 处发现的设备存在 Option ROM 校验和错误。设备的供应商标识为 [arg4],Device ID 为 [arg5]。物理插槽编号为 [arg6]。
检测到在总线 [arg1] 设备 [arg2] 功能 [arg3] 发现的设备存在选项 ROM 校验和错误。设备的供应商标识为 [arg4],Device ID 为 [arg5]。物理插槽编号为 [arg6]。 - FQXSFIO0015I:IFM:执行了系统重置以重置适配器。
IFM:执行了系统重置以重置适配器。 - FQXSFIO0016M:IFM:已避免重置循环 - 不允许多次重置。
IFM:已避免重置循环 - 不允许多次重置。 - FQXSFIO0017M:IFM:与 BMC 通信时出错 - IFM 可能未正确部署。
IFM:与 BMC 通信时出错 - IFM 可能未正确部署。 - FQXSFIO0018I:IFM:配置过大,无法使用兼容性模式。
IFM:配置过大,无法使用兼容性模式。 - FQXSFIO0019J:PCIe 资源冲突 [arg1]。
PCIe 资源冲突 [arg1]。 - FQXSFIO0020J:PCIe 插槽 [arg1] 中发生 PCIe 隔离。适配器可能无法正常运行。
PCIe 插槽 [arg1] 中发生 PCIe 隔离。适配器可能无法正常运行。 - FQXSFIO0021J:PCIe 插槽 [arg1] 中发生 PCIe LER。适配器可能无法正常运行。
PCIe 插槽 [arg1] 中发生 PCIe LER。适配器可能无法正常运行。 - FQXSFIO0022J:PCIe 插槽 [arg1] 中 PCIe 链路宽度已从 [arg2] 降级到 [arg3]
PCIe 插槽 [arg1] 中 PCIe 链路宽度已从 [arg2] 降级到 [arg3] - FQXSFIO0023J:PCIe 插槽 [arg1] 中 PCIe 链路速度已从 [arg2] 降级到 [arg3]。
PCIe 插槽 [arg1] 中 PCIe 链路速度已从 [arg2] 降级到 [arg3]。 - FQXSFIO0024L:总线 [arg1] 设备 [arg2] 功能 [arg3] 进行了 PCIe 链路重新导流。
总线 [arg1] 设备 [arg2] 功能 [arg3] 进行了 PCIe 链路重新导流。 - FQXSFIO0025L:尝试 PCIe 链路重新导流失败导致系统进行了 [arg1] 次重置。
尝试 PCIe 链路重新导流失败导致系统进行了 [arg1] 次重置。 - FQXSFIO0026L:引导失败:没有可引导设备。
引导失败:没有可引导设备。 - FQXSFIO0027I:尝试了总线 [arg1] 设备 [arg2] 功能 [arg3] 以引导 PXE。
尝试了总线 [arg1] 设备 [arg2] 功能 [arg3] 以引导 PXE。 - FQXSFIO0027L:引导错误:未找到 PXE 服务器。
引导错误:未找到 PXE 服务器。 - FQXSFIO0028L:引导错误:引导扇区无效。
引导错误:引导扇区无效。 - FQXSFIO0028M:ME ICC 状态错误代码为 [arg1]。
ME ICC 状态错误代码为 [arg1]。 - FQXSFMA0001I:DIMM [arg1] 禁用的问题已恢复正常。[arg2]
DIMM [arg1] 禁用的问题已恢复正常。[arg2] - FQXSFMA0001M:由于在 POST 期间检测到错误,DIMM [arg1] 已被禁用。[arg2]
由于在 POST 期间检测到错误,DIMM [arg1] 已被禁用。[arg2] - FQXSFMA0002I:已清除不可纠正的内存错误状态。
已清除不可纠正的内存错误状态。 - FQXSFMA0002M:已检测到 DIMM [arg1] 上存在不可纠正的内存错误。[arg2]
已检测到 DIMM [arg1] 上存在不可纠正的内存错误。[arg2] - FQXSFMA0003K:检测到内存不匹配。请确认内存配置有效。[arg1]
检测到内存不匹配。请确认内存配置有效。[arg1] - FQXSFMA0004N: 未检测到系统内存。[arg1]
未检测到系统内存。[arg1] - FQXSFMA0005N:系统检测到内存,但无法对其进行配置。请确认内存配置有效。[arg1]
系统检测到内存,但无法对其进行配置。请确认内存配置有效。[arg1] - FQXSFMA0006I:已检测到 [arg1] DIMM [arg2],DIMM 序列号是 [arg3]。
已检测到 [arg1] DIMM [arg2],DIMM 序列号是 [arg3]。 - FQXSFMA0007I:[arg1] DIMM 编号 [arg2] 已被替换。[arg3]
[arg1] DIMM 编号 [arg2] 已被替换。[arg3] - FQXSFMA0008I:DIMM [arg1] POST 内存测试故障问题已恢复正常。[arg2]
DIMM [arg1] POST 内存测试故障问题已恢复正常。[arg2] - FQXSFMA0008M:DIMM [arg1] 未能通过 POST 内存测试。[arg2]
DIMM [arg1] 未能通过 POST 内存测试。[arg2] - FQXSFMA0009I:镜像模式的内存配置无效问题已恢复正常。[arg1]
镜像模式的内存配置无效问题已恢复正常。[arg1] - FQXSFMA0009K:镜像模式的内存配置无效。请纠正内存配置。[arg1]
镜像模式的内存配置无效。请纠正内存配置。[arg1] - FQXSFMA0010I:备用模式的无效内存配置已恢复正常。[arg1]
备用模式的无效内存配置已恢复正常。[arg1] - FQXSFMA0010K:备用模式的内存配置无效。请纠正内存配置。[arg1]
备用模式的内存配置无效。请纠正内存配置。[arg1] - FQXSFMA0011I:检测到内存插入情况发生变化。[arg1]
检测到内存插入情况发生变化。[arg1] - FQXSFMA0012L:位于地址 [arg3] 的 DIMM [arg2] 上已超出 [arg1] PFA 阈值限制。MC 状态寄存器的值是 [arg4],且 MC Misc 寄存器的值是 [arg5]。[arg6]
位于地址 [arg3] 的 DIMM [arg2] 上已超出 [arg1] PFA 阈值限制。MC 状态寄存器的值是 [arg4],且 MC Misc 寄存器的值是 [arg5]。[arg6] - FQXSFMA0013I:镜像故障转移完毕。DIMM [arg1] 已故障迁移到镜像拷贝。[arg2]
镜像故障转移完毕。DIMM [arg1] 已故障迁移到镜像拷贝。[arg2] - FQXSFMA0014I:内存备用复制已启动。[arg1]
内存备用复制已启动。[arg1] - FQXSFMA0015I:内存备用复制成功完成。[arg1]
内存备用复制已成功完成。[arg1] - FQXSFMA0016M:内存备用复制失败。[arg1]
内存备用拷贝失败。[arg1] - FQXSFMA0017I:DIMM 已重新启用。[arg1]
DIMM 已重新启用。[arg1] - FQXSFMA0018I:已检测到 DIMM 维护操作,已重新启用插槽。[arg1]
已检测到 DIMM 维护操作,已重新启用内存插槽。[arg1] - FQXSFMA0019I:系统内存已调整大小。[arg1]
系统内存已调整大小。[arg1] - FQXSFMA0022N:所有 DIMM 均已禁用,直到纠正此情况后,系统才能引导。
所有 DIMM 均已禁用,直到纠正此情况后,系统才能引导。 - FQXSFMA0023M:NVDIMM 闪存发生错误。可能无法正确进行 NVDIMM 备份/恢复操作。[arg1]
NVDIMM 闪存发生错误。可能无法正确进行 NVDIMM 备份/恢复操作。[arg1] - FQXSFMA0024M:NVDIMM 超级电容发生错误。可能无法正确进行 NVDIMM 备份/恢复操作。[arg1]
NVDIMM 超级电容发生错误。可能无法正确进行 NVDIMM 备份/恢复操作。[arg1] - FQXSFMA0025M:NVDIMM 超级电容已断开连接。在纠正此问题前,NVDIMM 将失去其备份功能。[arg1]
NVDIMM 超级电容已断开连接。在纠正此问题前,NVDIMM 将失去其备份功能。[arg1] - FQXSFMA0026M:DIMM [arg1] 自我修复尝试 [arg2]。[arg3]
DIMM [arg1] 自我修复尝试 [arg2]。[arg3] - FQXSFMA0027K:检测到无效的内存配置(不支持的 DIMM 插入方式)。请确认内存配置有效。
检测到无效的内存配置(不支持的 DIMM 插入方式)。请确认内存配置有效。 - FQXSFMA0028K:内存容量超过 CPU 限制。[arg1]
内存容量超过 CPU 限制。[arg1] - FQXSFMA0029I:已检测到 DIMM [arg1] 通道 [arg2] 列 [arg3] 上存在可纠正的内存错误。[arg4]
已检测到 DIMM [arg1] 通道 [arg2] 列 [arg3] 上存在可纠正的内存错误。[arg4] - FQXSFPU0001N:已检测到不受支持的处理器。
已检测到不受支持的处理器。 - FQXSFPU0002N:已检测到无效的处理器类型。
已检测到无效的处理器类型。 - FQXSFPU0003K:检测到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不匹配。
检测到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不匹配。 - FQXSFPU0004K:已检测到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核数存在差异。
已检测到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核数存在差异。 - FQXSFPU0005K:已检测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最大允许 UPI 链路速度不匹配。
已检测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最大允许 UPI 链路速度不匹配。 - FQXSFPU0006K:已检测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功率范围不匹配。
已检测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功率范围不匹配。 - FQXSFPU0007K:处理器的内部 DDR 频率不匹配
处理器的内部 DDR 频率不匹配 - FQXSFPU0008K:已检测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核心速度不匹配。
已检测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核心速度不匹配。 - FQXSFPU0009K:已检测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外部时钟频率不匹配。
已检测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外部时钟频率不匹配。 - FQXSFPU0010K:已检测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高速缓存大小不匹配。
已检测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高速缓存大小不匹配。 - FQXSFPU0011K:已检测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高速缓存类型不匹配。
已检测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高速缓存类型不匹配。 - FQXSFPU0012K:已检测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高速缓存关联性不匹配。
已检测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高速缓存关联性不匹配。 - FQXSFPU0013K:已检测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型号不匹配。
已检测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型号不匹配。 - FQXSFPU0014N:已检测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系列不匹配。
已检测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系列不匹配。 - FQXSFPU0015K:已检测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版本不匹配。
已检测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版本不匹配。 - FQXSFPU0016N:系统内的处理器未通过 BIST。
系统内的处理器未通过 BIST。 - FQXSFPU0017G:处理器微码更新失败。
处理器微码更新失败。 - FQXSFPU0018N:处理器 [arg1] 上的 CATERR(IERR)已生效。
处理器 [arg1] 上的 CATERR(IERR)已生效。 - FQXSFPU0019N:在处理器 [arg1] 上检测到不可纠正的错误。
在处理器 [arg1] 上检测到不可纠正错误。 - FQXSFPU0020I:UEFI 固件映像封装体签名无效。
UEFI 固件映像封装体签名无效。 - FQXSFPU0021G:硬件物理现场授权处于生效状态。
硬件物理现场授权处于生效状态。 - FQXSFPU0021I:已清除 TPM 物理现场授权状态。
已清除 TPM 物理现场授权状态。 - FQXSFPU0022G:未锁定 TPM 配置。
未锁定 TPM 配置。 - FQXSFPU0023G:安全引导映像验证失败警告。
安全引导映像验证失败警告。 - FQXSFPU0023I:本轮引导未发生故障,因此安全引导映像验证故障的问题已清除。
本轮引导未发生故障,因此安全引导映像验证故障的问题已清除。 - FQXSFPU0024G:Intel BIOS ACM 启动失败,请确保 TPM 已启用。
Intel BIOS ACM 启动失败,请确保 TPM 已启用。 - FQXSFPU0025I:已恢复默认系统设置。
已恢复默认系统设置。 - FQXSFPU0030N:在 UEFI 映像中检测到固件故障。
在 UEFI 映像中检测到固件故障。 - FQXSFPU0031N:POST 尝试次数已达到 F1 设置中配置的值。已使用默认 UEFI 设置来引导系统。用户指定的设置已保留,并将在后续启动时使用(除非在重新启动前修改)。
POST 尝试次数已达到 F1 设置中配置的值。已使用默认 UEFI 设置来引导系统。用户指定的设置已保留,并将在后续启动时使用(除非在重新启动前修改)。 - FQXSFPU0032G:检测到引导配置错误。
检测到引导配置错误。 - FQXSFPU0033G:处理器已被禁用。
处理器已被禁用。 - FQXSFPU0034L:未能正确初始化 TPM。
未能正确初始化 TPM。 - FQXSFPU0035N:处理器 [arg1] 上发生了 3-strike 超时。
处理器 [arg1] 上发生了 3-strike 超时。 - FQXSFPU0036K:处理器 [arg1] 上发生了 MCA 错误。
处理器 [arg1] 上发生了 MCA 错误。 - FQXSFPU0037L:处理器 [arg1] 上发生了不可恢复的 MCA 错误。
处理器 [arg1] 上发生了不可恢复的 MCA 错误。 - FQXSFPU4033F:正在进行 TPM 固件恢复。请勿关闭电源或重置系统。
正在进行 TPM 固件恢复。请勿关闭电源或重置系统。 - FQXSFPU4034I:TPM 固件恢复已完成,请重新启动系统以使其生效。
TPM 固件恢复已完成,请重新启动系统以使其生效。 - FQXSFPU4035M:TPM 固件恢复失败。TPM 芯片可能受损。
TPM 固件恢复失败。TPM 芯片可能受损。 - FQXSFPU4036F:正在启动 TPM 固件恢复。请勿关闭电源或重置系统。
正在启动 TPM 固件恢复。请勿关闭电源或重置系统。 - FQXSFPU4037I:TPM 固件恢复已完成。
TPM 固件恢复已完成。 - FQXSFPU4038I:TPM 固件恢复成功。
TPM 固件恢复成功。 - FQXSFPU4040M:TPM 自检失败。
TPM 自检失败。 - FQXSFPU4041I:正在进行 TPM 固件更新。请勿关闭电源或重置系统。
正在进行 TPM 固件更新。请勿关闭电源或重置系统。 - FQXSFPU4042I:TPM 固件更新已完成,请重新启动系统以使其生效。
TPM 固件更新已完成,请重新启动系统以使其生效。 - FQXSFPU4043G:已中止 TPM 固件更新。系统正在重新启动…
已中止 TPM 固件更新。系统正在重新启动… - FQXSFPU4044I:当前 TPM 固件版本不支持 TPM 版本切换。
当前 TPM 固件版本不支持 TPM 版本切换。 - FQXSFPU4045G:物理现场授权未生效,中止 TPM 固件升级。
物理现场授权未生效,中止 TPM 固件升级。 - FQXSFPU4046I:TPM 固件将从 TPM1.2 更新到 TPM2.0。
TPM 固件将从 TPM1.2 更新到 TPM2.0。 - FQXSFPU4047I:TPM 固件将从 TPM2.0 更新到 TPM1.2。
TPM 固件将从 TPM2.0 更新到 TPM1.2。 - FQXSFPU4049I:TPM 固件更新成功。
TPM 固件更新成功。 - FQXSFPU4050G:TPM 固件更新失败。
TPM 固件更新失败。 - FQXSFPU4051G:发现了不明 TPM_POLICY
发现了不明 TPM_POLICY - FQXSFPU4052G:未锁定 TPM_POLICY
未锁定 TPM_POLICY - FQXSFPU4053G:系统 TPM_POLICY 与平板不匹配。
系统 TPM_POLICY 与平板不匹配。 - FQXSFPU4054G:TPM/TPM 卡逻辑绑定失败。
TPM/TPM 卡逻辑绑定失败。 - FQXSFPU4056M:已更改 TPM/TPM 卡,需要装回系统随附的初始 TPM/TPM 卡。
已更改 TPM/TPM 卡,需要装回系统随附的初始 TPM/TPM 卡。 - FQXSFPU4080I:主机开机密码已更改。
主机开机密码已更改。 - FQXSFPU4081I:已清除主机开机密码。
已清除主机开机密码。 - FQXSFPU4082I:主机管理员密码已更改。
主机管理员密码已更改。 - FQXSFPU4083I:已清除主机管理员密码。
已清除主机管理员密码。 - FQXSFPU4084I:主机引导顺序已更改。
主机引导顺序已更改。 - FQXSFPU4085I:主机 WOL 引导顺序已更改。
主机 WOL 引导顺序已更改。 - FQXSFPW0001L:已清除 CMOS。
已清除 CMOS。 - FQXSFSM0001L:功率上限已禁用。
已禁用功率上限。 - FQXSFSM0002N:引导权限被管理模块拒绝:系统已挂起。
引导权限被管理模块拒绝:系统已挂起。 - FQXSFSM0003N:等待来自管理模块的引导权限已超时:系统已挂起。
等待来自管理模块的引导权限已超时:系统已挂起。 - FQXSFSM0004M:发生 BMC 通信故障。
发生 BMC 通信故障。 - FQXSFSM0005M:将 UEFI 设置保存到 BMC 时出错。
将 UEFI 设置保存到 BMC 时出错。 - FQXSFSM0006M:无法从 BMC 检索系统配置。
无法从 BMC 检索系统配置。 - FQXSFSM0007I:BMC 系统事件日志(SEL)已满。
BMC 系统事件日志(SEL)已满。 - FQXSFSM0008I:通过 RTC 打开电源。
通过 RTC 打开电源。 - FQXSFSM0008M:检测到引导权限超时。
检测到引导权限超时。 - FQXSFSR0001M:已检测到 [arg1] GPT 损坏,DiskGUID:[arg2]
已检测到 [arg1] GPT 损坏,DiskGUID:[arg2] - FQXSFSR0002I:[arg1] GPT 损坏已恢复,DiskGUID:[arg2]
[arg1] GPT 损坏已恢复,DiskGUID:[arg2] - FQXSFSR0003G:已超出引导尝试次数。未找到可引导设备。
已超出引导尝试次数。未找到可引导设备。 - FQXSFSR0004M:系统中未实际安装系统内存。
系统中未实际安装系统内存。 - FQXSFSR0005M:未检测到可用系统内存。
未检测到可用系统内存。 - FQXSFSR0008L:检测到固件 ROM 已损坏。
检测到固件 ROM 已损坏。 - FQXSFTR0001L:检测到日期和时间无效。
检测到日期和时间无效。
提供反馈